求一篇简要事迹的文章(800字)
2008年5月12日,一片沉重的黑色.但就是在广袤的暗夜里,也有星星点点的烛灯,微弱但清澈,让人仰望.黑夜中的人,才如此行色匆匆,一路向前.
袁文婷,26岁,四川省什邡市师古镇民主中心小学教师.地震当时,教室里的孩子都吓得呆坐着,不知所措.清丽,而瘦弱的袁文婷,一次次地把学生从三楼抱下了一楼,当她最后一次冲上三楼时,楼房完全垮塌.事后,曾经的暗恋者发帖诉说了对这个"冰冷的美人"的追思:我只恨当初没有勇气和你说上一句话……
苟晓超,毕业于西南大学,以全县第一名的公考成绩,到偏僻的通江县洪口镇永安坝村小学任教,今年24岁,本命年.5月12日,在他第三次冲到顶楼去救班上的孩子,教学楼的一根横梁砸了下来.事后,许多人才知道,当天,也是他刚举行完婚礼后上班的第一天.
瞿万容,21岁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老师,用后背牢牢挡住一块垮塌的水泥板,让孩子获救.孩子的母亲跪在废墟前哭喊"瞿老师":去天堂的路上一路走好.王周明,27岁,什邡市红白镇中心小学二年级老师,汤鸿,26岁,红白镇中心小学一年级老师,各自都是在救出10多名孩子后牺牲.汶川县映秀小学四年级老师严蓉,救出13个孩子后,教学楼全部塌了下来.而她只有1岁半的女儿雯欣,成了孤儿……
本来,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他们的牺牲."如果不去救孩子,就绝对不会牺牲."幸存者一遍又一遍地哭诉.但是这个"如果",在袁文婷、苟晓超他们的心里,是一种耻辱.所以,他们的牺牲却隐含了一种必然性——越是有责任感的老师,在不可抗的大灾当时,他们本能守望的位置,离死神也是越近的.
长歌当哭.在大雨滂沱的初夏,他们的尸身,成了一个漫长的冰冷.他们的QQ头像,再也不会亮起.他们的唯一收成,是几行还不懂得节制的泪水.笔者意外地发现,在汶川大地震中牺牲的,年轻老师很多,而且大多是舆论中经常批判的没心没肺的"80后"——就在初夏的时节,以初夏的年龄.
师德的丢失,看来是一个伪命题.它不过是在浸224着"教育买卖论"的功利现世,暂时蛰伏了起来.它的魂魄,一直都萦绕在上空,象古老的工匠,站在了阳光和阴影的截面上,成为一道光线的栅栏.在牧神的午后,欢快的麦田是孩子们的,而阴霾无法觊觎.最艰难的时候,它燃烧得最壮烈.
尘世中,最宝贵的是生命.谁把生命让渡给了别人,而自己化成一捧黄土?被救了的孩子,幼嫩的心里将永远记住,在尘世之外,还有一个地方叫天堂 ——在那里,令人泪流满面的高贵生命,不再如烟花一样短暂.被救了的孩子,小手牵得更紧,在无数慈航中,不会忘了有袁文婷、苟晓超老师的那一个.
推荐一本好书作文900字
《金牌阅读》一书,为我们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知识世界:聪明绝伦的数学奇才高斯,博览群书的富兰克林,充满情趣和哲理的故事,美丽的
山色、、、、、、我简直被这本书迷住了,它给我最大的收获是,既增长了知识,又让我被书中杰出人物的崇高精神和动人事迹所感动.我想,一本好书,可以铭志,更可以激励完美人生.这是我推荐此书的最大原因.阅读此书,我收获最大的是:一、知识因多读而广博,因广博而变得丰富.通过阅读各种文体,对写人、记事、写景、寓言、童话、科学小品等体裁的文章进行深思、勤练,日积月累,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内存,以便随时调用,小学三年级作文《推荐一本好书作文》.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能够开阔视野,在知识的海洋中获得所需的养份.否则将会空耗时光,白头伤悲.三、边摘抄边理解的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边读文章边动笔,也是鲁迅先生当年倡导的科学阅读方法,我们一定要认真掌握这种方法并贯穿始终.四、学会带着问题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学会独立思考的正确途径.最后是练读结合,把握思想实质.就是说,对精彩片段,力争做到熟读成诵,铭刻在心.大文豪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培根也说"知识就是力量."
推荐几篇好文章和推荐理由
1. 书和人生 书和人生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书是旗帜,人生是旗手,即能把人生领入岐途,使你饮恨终生,亦能使人生辉煌,无限幸运.我就是在书的指引下,一步步成熟.处于高三的我,正迎接人生的挑战,今后我将更加广览群书,让自己的一生始终沿着一条正确的路行进.
推荐3篇高考作文和推荐理由
【满分作文一】感知自然需躬行
看着书本中神秘美丽的热带丛林,抬头却只见钢铁森林的冷漠荒凉;向往电视里一望无际的蔚蓝海洋,却不曾感觉过海风的凉爽.你是否也曾这样,感觉自然很近,但又似从未如此遥远?手机、电视、鼠标拉近了我们与自然的距离,但从那冷冻的屏幕中,我们终究无法勾勒出自然的模样.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然而人们只看到了前半句,却视后半句为无物.的确,各种拍摄工具的推陈出新,令普罗大众都能从荧屏中感知自然的美好.然而人们却不知,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自然需躬行!
如不是苏轼亲临了壮阔的赤壁,又怎能心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感慨?如不是李白亲临庐山,又怎能写出"疑似银河落九天"这般的千古绝句?如不是毛主席亲临自然,又怎能抒发"指点江山,激昂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情壮志?可见,要想真
正体会自然、感知自然,光是从影视、文字间领会是不够的,唯有亲临自然,才能于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之间,才能于云卷云舒、花败花开寻得自然的真谛.
然而,正如黑格尔所言:存在即合理.电视、手机的存在也有其积极意义.通过天气预报,人们可避开自然灾害;通过影视节目,人们也可聆听鸟语、细看花开.然而依笔者之见,这些感知自然的途径并不是在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是映射出了人类控制甚至统治自然的野心.为了拍摄野生动物,人们干扰了正常的生态秩序;为了人类的利益,人们预测甚至妄想改变天气,这确是体现了人类科技进步之快,但同时也违背了自古时起便存在的敬畏自然、尊重自然的原则.当自然被装入了"盒子",自然的"身躯"离我们很近,但自然的"心"却离我们更远.
当下,人们想"看到"自然的需求已被科学技术满足,然而我们感知自然的期盼却是科技所无法满足的.那么,何不将"行万里路"当成我们的新准则,去体会黄山之奇、泰山之伟、长江之壮、大海之阔?要想感知自然,诸君自请上路.
【满分作文评析】
本文是一篇比较规范的议论文.作者从直接感知自然的角度入笔,开篇灵活运用命题材料,在对比之中提出"觉知自然要躬行"的观点,审题准确,立意鲜明且易"令普罗大众"接受.接着反向假设,运用排比反问句式,罗列苏轼、李白、毛主席等事例,论据相对充实,论证较为有力.然后很有分寸地指出,光靠"影视、文字"感知自然是不够的,"唯有亲临自然,才能寻得自然的真谛",归因分析合理到位.
更为可贵的是,文章在辨证地肯定"电视、手机"对感知自然"有积极意义"的同时,努力探究感知自然的意义所在,揭示出人类妄想"控制自然的野心"及其导致了"自然的心"离我们越来越远的后果,针砭时弊,引人思考.
另外本文标题和观点皆化用古诗,简洁典雅又略有变化.标题用"感知",紧扣命题材料;论点用"觉知",有些哲学意味,颇见匠心.结尾处,"要感知自然,诸君自请上路",呼告亲切,嘱托殷殷.
尽管行文中有个别不当的用词和错别字,三个史料也有排列顺序欠妥的嫌疑,但瑕不掩瑜,本文仍然不失为一篇优秀的考场急就章.
【满分作文二】远近结合,感知自然
看春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然限于目力所及;通过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无观云之趣.观草木于林间,未必能道出花鸟之名;轻点鼠标,可通知生物之属,却丢失花果之清香、丛林之气息.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太远.
何不将远近之利相结合而感知自然呢?
在科技无比发达的今天,人们可通过无比便捷的信息技术来认识世界,感知自然,这固然是好,然而却少了对行云流水、鸟语花香的切身感受.而在古代,人们只有对自然的感知交流,而不能完全理解自然,认识自然.二者有其利,亦有其弊,那么,就让我们合二者之利,淋漓尽致地感知自然.
回溯古代,杜甫能体验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概;李白能感受到"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的蜀山之险要;苏轼有对长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赞叹,有"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淋雨漫步之悠闲,古人对自然有着无比丰富的体验与感受,毕竟他们与天地伴,与日月行.然而,却缺乏对自然的深刻认识,不能把握天地之属性,世界之本原,树木之纲属,因而不能利用自然规律,以造福于人类,以改造自然.跟古人相比,我们是有优势的,我们可以利用完备的信息系统,获知大自然的一切信息,能把握自然的本质及规律,既可亲身自然,又能了解有关于自然的一切,远近结合地感受自然之魅力.
再看现代,不少人仅仅满足于"数字自然",缺少对大自然"身临其境"的感受,难道"百度网上动物园"能体现鹰翔狼啸的气势么?难道一张张图片能尽显花木之美?更难道那一段段生硬的文字能描述出长江之气势如虹?珠峰之直入云霄?现代人也许能说出很多关于自然的一切,然而当被问及草木之气味,花鸟之姿态时,却哑口无言.那么,让我们放下手机,离开电脑,走进大自然,去亲自体验"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的恬适,去感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然……
大自然离我们很近,也很远,但我们可以利用既有方法和手段,拉近与大自然的距离.人们创造科技,可以利用其了解、改造自然,但也不要忘了初始的方式,最原真的体验,将二者相结合,我们便能真正感知自然,享受自然之美.
【满分作文点评】
这是一篇议论文.作者根据考题材料的内容,认为直接体验自然与运用现代科技间接感受自然两者各有"利弊",前者离自然"近",但缺乏对自然的深刻认识;后者离自然"远",不能"身临其境"的感受,但可以认识自然的规律.因此作者主张取两者之"利",远近相结合地感受自然.围绕这一观点,文章对现代科技背景下人们感受自然和古人感受自然的方式进行了比较,列举了杜甫、李白、苏轼等古代诗人写景的诗说明古人对自然有更丰富的体验和感受,离自然更近,但不能把握自然规律和本质;而今人借助技术手段认识自然的利弊则与古人相反,所以今人要取古人之长补自己的短,全面感受自然.文章立意切合材料内容,中心观点明确,思路较清楚.但文章在论证自己的论点时,把两种感受自然的方式等同于古人与今人对自然的感受方式,且完全否定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等,太绝对化了.文章个别句子有语病.
【满分作文三】远近结合,感受自然
看春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然限于目力所及;通过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无观云之趣.观草木于林间,未必能道出花鸟之名;轻点鼠标,可通知生物之属,却丢失花果之清香、丛林之气息.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太远.
何不将远近之利相结合而感知自然呢?
在科技无比发达的今天,人们可通过无比便捷的信息技术来认识世界,感知自然,这固然是好,然而却少了对行云流水、鸟语花香的切身感受.而在古代,人们只有对自然的感知交流,而不能完全理解自然,认识自然.二者有其利,亦有其弊,那么,就让我们合二者之利,淋漓尽致地感知自然.
回溯古代,杜甫能体验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概;李白能感受到"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的蜀山之险要;苏轼有对长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赞叹,有"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淋雨漫步之悠闲,古人对自然有着无比丰富的体验与感受,毕竟他们与天地伴,与日月行.然而,却缺乏对自然的深刻认识,不能把握天地之属性,世界之本原,树木之纲属,因而不能利用自然规律,以造福于人类,以改造自然.跟古人相比,我们是有优势的,我们可以利用完备的信息系统,获知大自然的一切信息,能把握自然的本质及规律,既可亲身自然,又能了解有关于自然的一切,远近结合地感受自然之魅力.
再看现代,不少人仅仅满足于"数字自然",缺少对大自然"身临其境"的感受,难道"百度网上动物园"能体现鹰翔狼啸的气势么?难道一张张图片能尽显花木之美?更难道那一段段生硬的文字能描述出长江之气势如虹?珠峰之直入云霄?现代人也许能说出很多关于自然的一切,然而当被问及草木之气味,花鸟之姿态时,却哑口无言.那么,让我们放下手机,离开电脑,走进大自然,去亲自体验"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的恬适,去感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然……
大自然离我们很近,也很远,但我们可以利用既有方法和手段,拉近与大自然的距离.人们创造科技,可以利用其了解、改造自然,但也不要忘了初始的方式,最原真的体验,将二者相结合,我们便能真正感知自然,享受自然之美.
【满分作文点评】
这是一篇议论文.作者根据考题材料的内容,认为直接体验自然与运用现代科技间接感受自然两者各有"利弊",前者离自然"近",但缺乏对自然的深刻认识;后者离自然"远",不能"身临其境"的感受,但可以认识自然的规律.因此作者主张取两者之"利",远近相结合地感受自然.围绕这一观点,文章对现代科技背景下人们感受自然和古人感受自然的方式进行了比较,列举了杜甫、李白、苏轼等古代诗人写景的诗说明古人对自然有更丰富的体验和感受,离自然更近,但不能把握自然规律和本质;而今人借助技术手段认识自然的利弊则与古人相反,所以今人要取古人之长补自己的短,全面感受自然.文章立意切合材料内容,中心观点明确,思路较清楚.但文章在论证自己的论点时,把两种感受自然的方式等同于古人与今人对自然的感受方式,且完全否定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等,太绝对化了.文章个别句子有语病.
【满分作文四】宏通科学之道,微感自然之美
古谚有云:"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这是世代积累传承的观天经验,但看云卷云舒,从微末中推测天气变化,是种享受与乐趣.而回头开启电视,世界范围内的天气预报映入眼帘.两种感知自然的途径不同,却无外乎为观得天气,殊途同归.自然并无需划分出"近"与"远".
对于自然,人理应借助科学发明和经验去了解、通达宏观层面,同时用细腻的心仔细体会和感受身边的微观自然之美,方可达成"宏通科学之道,微感自然之美"的境界,实现人、科学与自然最终的"和谐".
科学与自然从不曾分离.从古代各种水利工具的发明应用到如今发达的天气监测预报系统发展,人类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进步一直相辅相成.人之于自然,甚为渺小,人类没有能力一一亲自探寻自然的所有奥秘,因此自然似乎离人很远.而科学应用,正是解决人想在宏观上更好了解自然的需求的有力工具.通过电视,人类可以"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地获取天气信息、地理资讯,增长了自然知识、弥补了人自身能力和视野的局限.同时,科学知识对人形成科学思想也大有裨益.达尔文曾说,他对自然的兴趣正是从前人的科学著作中萌生的,其中的科学理论,如生物的纲目属种,都对他形成严谨的科学思维产生巨大作用.可见,利用科学感知自然,既便捷全面又有利于培养自然科学思维,正是"仰观宇宙之大"的好方法.
而"俯察品类之盛"则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生于自然,也归于自然.汉字"性"中由一人和一生构成,可见人性之真必然离不开生态自然.中国古代有"生"的哲学,生生不息、物我一体是古代哲人们不竭的追求.孟浩然、王维醉心于自然山水,感受天光云影之变,细观云过水动之美,创作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这样反映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传世佳句.人的生命,融于自然生态,同呼吸、共命运.因而多留心身边微观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方可融入自然,"微感自然之美".
中国儒家学说中重要的"和谐"思想,要求各方面达成统一与协调.在当下,人既不能肆意丢弃传统感受自然的方式,也无法抵抗科技发展的潮流.因此,务必达194、科学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就像时兴的观星活动,利用高科技望远镜观测遥远星体的人们,也同时在夜晚的山上感受凉风与蝉鸣,"信可乐也"!
宏通科学之道,微感自然之美.人既与自然亲近、融入自然,又可以更高的视角认识自然.心有宏观看待自然的"猛虎",亦可微观细嗅身边的"蔷薇".
【满分作文点评】
文章紧扣材料,提出现代人类当用科学认知与亲身体验二种方式感知自然,具有辩证思维,故立意较高.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方式结构全篇,清晰又合理.文章在有限篇幅内运用了自然、文学、文化等多学科的知识,内容充实.在表达上,文章征引名谚、古典诗文,有效地增强了该文的表达效果.
此文章显示出了考生把握问题的一定思想深度、较为广阔的知识视野,以及较好的文字表达功底.当然,文章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个别地方用词不够准确;文化知识把握亦似是而非.但对于一篇高中生的应考作文,自不可苛求.
【满分作文五】走进香山之中
北京的香山就是一个小小的自然圈,秋天的它是那么的美,如同一处火的海洋.走近其中,就如走近自然.
走上香山的林间小道,踩着落叶吱吱作响,微风吹动,一片片绿的、黄的、红的树叶轻飘飘地散落,带着自然的清新味道蔓延在人们的嗅觉之中.香山的土地是那么的柔软,踩上去如同踩在一块海绵上,时不时浸出一点水来,使鞋子沾满土的气息.落叶铺在地上,形成一道红火的小径,待秋天一过,它们化为养料,化作春泥,使香山的树长得更加茂盛,也让这里的风景更加美丽.
茂盛的树上有鸟类鸣叫,婉转的歌声犹如天籁之音,引得我们幻想这些鸟类的模样,它们的样子肯定是极可爱的吧!一只不知名的鸟儿从一处枝头扑棱扑棱地飞向空中,带着自己的希望向天边飞去时,也让我知道了这个自然的神奇,鸟儿带我更加走近香山的自然.
秋天的香山,美的是这里的树,红中夹带着黄与绿,错落有致,树的根须向地下垂直蔓延,突出它们的年龄以及经历过的沧桑.这里的树我大多叫不上名字,但又何必去了解它们的名字呢?我们是来亲近自然,而不是辨别自然的,自然这么美,为什么不多去体验呢?你看这火红的树叶飘散是否会让你想起"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里美丽的景象是否会让你"停车坐爱枫林晚"呢?自然啊,你为何这么美?让我站在香山里为你驻足!
天气不似预期,天空中风起云涌,树叶沙沙作响,散落的叶片层层高.雨,毫无预兆地下了起来,香山中的花果清香、丛林气息霎时间融入雨水中.人们似乎在雨水中更能走近自然,感受它的爱.当你也随我撑起雨伞走上半山腰,再俯视山下的树林,雨模糊了它们,却给它们带来一场美丽的交响乐,也给它们绘制出一幅美丽的油画,这等美景是在电视与电脑中体验不来的,因为这里还有自然的气息与自然的声音.
雨渐小,自然的气息依旧弥漫在空中.可惜时间给予我领略自然的太少了,匆匆忙忙踩着混和树叶与雨水的土地,带着这里的自然味道跟随旅行团离去.自然的清香留在我心,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真正地走近自然.
【满分作文点评】
"香山那么美,我想去看看".这篇作文是记叙散文,选材立意都符合题意,而且中心突出.文章表达符合文体要求,语言有文采.
符合题意表现在,作者自始至终紧扣材料,比如作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具体生动地描写了香山的红叶、鸟语、树木;作文的第五自然段,细致地写了香山的秋雨,同时又写出了香山丛林的气息.
中心突出表现在,这篇文章从头至尾都在写用视觉、用听觉、用嗅觉、用触觉、用心灵去感知香山这个小小的生态图.
这篇文章文情并茂,记叙散文特征突出."霜叶红于二月花"、"停车坐爱枫林晚"等诗句的引用,非常自然妥当.第二、三自然段的后半部分,联想想象非常优美,富有诗情画意,值得"点赞".
不足之处在于,全文选材的新颖度有限,全文写作的难度系数一般.此外,文章的层次还可以更有逻辑性,目前的次序是红叶--鸟语--树木--秋雨,可以改为红叶--树木--鸟语--秋雨.
【满分作文六】仰观宇宙,俯察万物
伴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得以借助电视、网络等手段以认识自然.但若把科技当做感知自然的真正途径,在我看来,不免可悲.
是的,科技只是工具,只有亲身走进大自然中,仰观宇宙,俯察万物,才能够真正感知自然的美与力量.
何谓"感知"?"感"即感受,"知"为相知.明白了这一点,便可知为何科技手段无法让我们真正地亲近自然,感知自然.
电视可让我们知晓全球天气,网络可让我们将生物知识尽收眼底,科技的确为我们提供了了解自然万物的一种极便利的途径.然而,这顶多可算作对与自然相关的科学知识的学习与认知.科技归根到底只是一种工具,它始终无法让人感受自然之美.正如孩子们从来不会为屏幕上的红花绿叶而欢呼雀跃,画家们从来不会面对电视上的湖光山色欣然挥毫;同样,天气预报不会让诗人诗兴大发,生物纲目种属也无法让作家文思泉涌.作家迟子建曾说过:"大自然是我的另一颗心脏."既然如此,我们必须放下鼠标,离开电视,亲身走向大自然,方有望与大自然相感相知,相亲相近,让心灵得到美的洗涤.
以亲身走进自然的方式,其意义还不止于对美的感知,更在于通过与万物的接触,感知自然的智慧和力量,从而对自然长存一颗敬畏之心.
人本为自然的一个部分,然而,工业文明的兴起,斩断了人与自然间的纽带.人们得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这便使人类对自然失却了敬畏之情,却添了一份征服自然的野心.试想,若只从天气预报中认知自然,又何谈对蓝天白云的珍惜;若只以生物知识概括自然,又何来对花草树木的珍视与保护?过分依赖科技,却失却了对自然的亲身感触,使人类忘记了自己在世界上的身份,于是我们肆无忌惮的破坏自然,制造出雾霾封城,河水重金属含量超标这样种种的荒谬事情.科技并没有让人与自然更近,相反,它疏远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让人在自高自大的狂妄之中忘乎所以.因此,唯有让我们重返自然,亲身感受自然,我们才能重拾那份敬畏之心,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静坐莲池旁,与莲花久久对视,莫奈才能创作出传世佳作《莲花》;走进马群中,与奔马朝夕相处,徐悲鸿才能在画中淋漓尽致地展现马的健美与力量.此二者,皆以亲身接触的方式,走进自然,想必这便是他们得以与自然相感相知,并从其中获取心灵的力量的原因.
让我们走进自然,于天朗气清之时,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与大自然真正相感相知,相依相守.
【满分作文点评】
本文立意准确,自始至终均在证明一个观点:要想感知自然,就必须亲身走进自然,才能敬畏自然.
文章采用先破后立、层层推进的手法证明自己的观点,结构严谨.
文章先指出电视网络等科技手段在感知自然时的不足:无法让人感知自然的美和力量.用孩子、画家和作家面对屏幕等媒介的表现证明自己的观点,又用迟子建的言论作证,事、理结合,言之凿凿,使论证严密.
接着,文章提出一个深刻的观点:亲身走进自然的意义不止于对美的感知,更在于感知自然的智慧和力量,从而对自然长存一颗敬畏之心.作者提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但是人类却因不亲近自然,或只通过媒介了解自然,造成严重后果:与自然疏远,甚至破坏自然,使雾霾封城,河水有毒.行文至此,问题的原因、结果已经阐明.以上是"破".
最后两段,文章通过莫奈亲身观察荷花、徐悲鸿走进马群的成果证明,人只有走进自然,才能真正与自然相感相知,获取力量和智慧.这是"立".
全文1000字左右,内容丰富,所用材料真实、典型,具有说服力.对比、假设论证手法的运用,突出了通过亲身感知自然这一方式的优点和通过媒介感知自然的不足.语言流畅,成语运用恰到好处;用到反问、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有气势和力量.
这篇考场作文,还有一个优点:卷面整洁,字迹美观悦目.
不足之处:开头稍显拖沓,可以更加简洁.一味否定科技媒介的作用,没有辩证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