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林清玄散文摘抄赏析150(林清玄散文精选好句赏析)

admin 2021-03-06 47
林清玄散文摘抄赏析150(林清玄散文精选好句赏析)摘要: 林清玄散文片段赏析20篇林清玄散文【野姜花】赏析林清玄的散文【野姜花】作于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十一日.作者笔下的野姜花是可爱美丽的,其原因归纳起来有三:①外形特点:花像停在绿树上的轻盈...

  林清玄散文片段赏析20篇

  林清玄散文【野姜花】赏析 林清玄的散文【野姜花】作于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十一日. 作者笔下的野姜花是可爱美丽的,其原因归纳起来有三:①外形特点:花像停在绿树上的轻盈小白蛱蝶,叶子像准备出航的船.②气味特点:不仅特别香,而且清新.③野姜花勾连着过往的岁月,浸渍着甜蜜的回忆.

  要林清玄散文赏析

  林清玄的散文一向以"清而不玄",富含哲理,而深受我们喜爱,同时也深受命题人的重视.他的散文清新明丽,意味隽永,总是在淡淡的语气中,告诉我们人生的哲理,表达了他对社会、对人生、对世界的感悟和认识.台湾有人评论林清玄的散文是绝然的感性,富于韵味,也充满乡土.这句话道尽了林清玄散文的风格.下面选其两文,以供大家赏读. [原文美读] 桃花心木 乡下老家前面,有一块非常大的空地,租给人家种桃花心木的树苗. 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从前老家林场种了许多,林场的桃花心木已是高达数丈的成林,所以当我看到桃花心木仅及膝盖的树苗,有点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种桃花心木的是一个高大的人,他弯腰种树的时候,感觉就像插秧一样,不同的是,这是旱地,不是水田. 树苗种下以后,他总是隔几天才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的天数没有规则,有时三天,有时五天,有时十几天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我住在乡下时,天天都会在种有桃花心木苗的小路散步,种木苗的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我感到愈来愈奇怪. 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有时就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我起先以为他太懒,隔那么久才为树浇水. 但是,懒的人怎么会知道有几棵树枯萎了呢? 后来我以为他太忙,才会做什么事都不按规律.但是忙的人怎么可能行事那么从从容容? 我忍不住问他,到底是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会无缘无故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应该不会这么容易就枯萎吧? 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保收.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很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只要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种树的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都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生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底,一旦我们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可以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是一吹就倒了." 植树者言,使我非常感动,想到不只是树,人也一样,在不确定中,我们会养成独立自主的心,不会依赖.在不确定中,我们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觉知.在不确定中,我们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生命的法则不可能那么固定、那么完美,因为固定和完美的法则,就会养成机械式的状态,机械的状态正是通向枯萎、通向死亡之路. 当我听过种树的人关于种树的哲学,每天走过桃花心木苗时,内心总会有某些东西被触动,这些树苗正努力面对不确定的风雨,努力学习如何才能找到充足的水源,如何在阳光中呼吸,一旦它学会这些本事,百年的基业也就奠定了.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等高,是那么优雅而自在,宣告着自主的生命. 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这篇赏析共1200字左右 可以自己改改 希望采纳O(∩_∩)O谢谢

  林清玄散文赏析

  浴着光辉的母亲

   在公共汽车上,看见一个母亲不断疼惜呵护弱智的儿子,担心着儿子第一次坐公共

  汽车受到惊吓.

   "宝宝乖,别怕别怕,坐车车很安全."——那母亲口中的宝宝,看来已经是十几

  岁的少年了.

   乘客们都用非常崇敬的眼神看着那浴满爱的光辉的母亲.

   我想到,如果人人都能用如此崇敬的眼神看自己的母亲就好了,可惜,一般人常常

  忽略自己的母亲也是那样充满光辉.

   那对母子下车的时候,车内一片静默,司机先生也表现了平时少有的耐心,等他们

  完全下妥当了,才缓缓起步,开走.

   乘客们都还向那对母子行注目礼,一直到他们消失于街角.

   我们为什么对一个人完全无私的溶人爱里会有那样庄严的静默呢?原因是我们往往

  难以达到那种完全溶人的庄严境界.

   完全的溶入,是无私的、无我的,无造作的,就好像灯泡的钨丝突然接通,就会点

  亮而散发光辉.

   就以对待孩子来说吧!弱智的孩子在母亲的眼中是那么天真、无邪,那么值得爱怜,

  我们自己对待正常健康的孩子则是那么严苛,充满了条件,无法全心地爱怜.

   但愿,我们看自己孩子的眼神也可以像那位母亲一样,完全无私、溶入,有一种庄

  严之美,充满爱的光辉.

   ------------------

   一鸣扫描,雪儿校对

  不孝的孩子

   在机场遇到一位老先生,他告诉我要搬去大陆定居了.

   "为什么呢?"

   秤说,他在台湾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本来都很好的,自从他找到大陆的儿子之

  后,就变得非常不孝.

   "为什么呢?"

   "因为,担心大陆的儿子也来抢我的遗产嘛!其实我还没有死,哪里有遗产呢!"

   看到老先生蹒跚上飞机,我想到,难道我们长大194,还只想到向父母要什么,没

  想到能给老人家什么吗?

   再想到大陆的儿子是台湾儿女的大哥,就是父亲的财产分一份给他又怎么样?何况

  父亲还没有死,财产还不知道怎么分呢!

   那为自己儿女不孝而哀叹的老人告诉我:"有时候想想,既然这么不孝,连一毛钱

  也不要留给他们."然后他苦笑着说:"我也不会真的那样做,总是自己的孩子嘛!"

   他避居大陆,只是希望避免台湾的子女每次看他就生起一次怨恨.

   唉!我多么希望这世间的子女都能体贴父母的心呀!

   ------------------

   一鸣扫描,雪儿校对

  浴着光辉的母亲

   在公共汽车上,看见一个母亲不断疼惜呵护弱智的儿子,担心着儿子第一次坐公共

  汽车受到惊吓.

   "宝宝乖,别怕别怕,坐车车很安全."——那母亲口中的宝宝,看来已经是十几

  岁的少年了.

   乘客们都用非常崇敬的眼神看着那浴满爱的光辉的母亲.

   我想到,如果人人都能用如此崇敬的眼神看自己的母亲就好了,可惜,一般人常常

  忽略自己的母亲也是那样充满光辉.

   那对母子下车的时候,车内一片静默,司机先生也表现了平时少有的耐心,等他们

  完全下妥当了,才缓缓起步,开走.

   乘客们都还向那对母子行注目礼,一直到他们消失于街角.

   我们为什么对一个人完全无私的溶人爱里会有那样庄严的静默呢?原因是我们往往

  难以达到那种完全溶人的庄严境界.

   完全的溶入,是无私的、无我的,无造作的,就好像灯泡的钨丝突然接通,就会点

  亮而散发光辉.

   就以对待孩子来说吧!弱智的孩子在母亲的眼中是那么天真、无邪,那么值得爱怜,

  我们自己对待正常健康的孩子则是那么严苛,充满了条件,无法全心地爱怜.

   但愿,我们看自己孩子的眼神也可以像那位母亲一样,完全无私、溶入,有一种庄

  严之美,充满爱的光辉.

  与父亲的夜谈

   我和父亲觉得互相了解和亲近,是在我读高中二年级的时候.

   有一次,我随父亲到我们的林场去住,我和父亲睡在一起,秉烛夜谈.父亲对我谈

  起他青年时代如何充满理想,并且只身到山上来开辟四百七十甲的山地,

   他说:"就在我们睡的这张床下,冬天有许多蛇爬进来盘着冬眠,半夜起来小便,

  都要踞着脚才不会踩到蛇."

   父亲告诉我:"年轻人最重要的就是打拼和勇气."

   那一夜,我和父亲谈了很久很久,才沉沉睡去.

   醒来后我非常感动,因为我从小到大,从来没有和父亲单独谈超过一小时的话,更

  不要说睡在一起了.

   在我们的父母亲那一代,由于他们受的教育不多,加上中国传统和日本教育使他们

  变得严肃,不善于表达感情,往往使我们有代沟,不能互相了解和亲近.

   经过三四十年的努力,这一代的父母较能和子女亲近了,却因为事情更繁忙,时间

  更少了.

   从高中时代到现在已经二十几年了,我时常怀念起那与父亲秉烛夜谈的情景,可惜

  父亲已经过世,我再也不会有那种幸福了.

   我们应该时常珍惜与父母、与子女亲近的时间,因为好时光稍纵即逝!

  分到最宝贵的妈妈

   一位朋友从国外赶回来参加父亲的丧礼,因为他来得太迟,家产已经被兄弟分光了.

   朋友对我说:"在我还没有回家以前,我的兄弟把家产都分光了,他们什么也没有

  留给我,分给我的只是我们惟一的妈妈."

   朋友说着说着,就在黑暗的房子里哭泣起来,朋友在国外事业有成,所以他不是为

  财产哭泣,而是为兄弟的情义伤心.

   我安慰朋友说:"你能分到惟一的妈妈是最大的福报呀!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很

  多人愿意舍弃所有的财富,只换回自己的妈妈都不可得呀!"朋友听了,欢喜地笑了.

   我说:"要是你的兄弟连惟一的妈妈也不留给你,你才是真的惨呢!"

  小猴子种豆子

   在森林里,住着一群猴子.

   有一天,一个猎人到森林中打猎,所有的动物听见猎人的脚步声都四散奔逃,那一

  群猴子也跟着其他动物往森林的内部逃去.

   只有一只小猴子躲在树上,没有逃走.它在树丛中看着猎人,感觉到那个猎人多么

  高贵,身上没有会长虱子的毛,还穿着虎豹的皮袍,手里拿着弓箭,多么的英俊威武!

  而且所有的动物看到他都立刻逃走,多么的勇猛伟大!

   "唉呀!人是多么高贵呀!我不要再作猴子了,我要学作人."

   于是,小猴子慢慢的从森林里移出来,住在森林的边缘,这时它感觉人是多么幸福,

  住在有灯的房屋,而猴子只能住在黑暗的森林;人站着是多么高贵,猴子却只能蹲着走;

  小猴子一定要学会作人的决心.

   它每天都跑到森林外面观察人的动作和生活.

   它看到人走路,就学着人的样子走路.

   看到人耕田,就学着耕田的样子.

   看到人笑,它也咧开嘴笑.

   这只小猴子已经完全忘记自己是猴子,一天不看到人,就觉得很寂寞,只要看到人,

  就高兴的走到人的旁边,摹仿人的动作.

   森林边缘的人们看到这小猴子很可爱,都很喜欢它,每天带东西来喂它,看到它学

  作人,也很高兴的讨论着:"这个世界有很多人已经不像人了,你看看,这小猴子竟有

  作人的心,真是难得!"

   他们用手抚摸小猴子的头说:"你愈来愈像人了."

   和小猴子坐在一起谈天.

   牵小猴子的手跳舞.

   远远看去,小猴子真像一个人.

   小猴子也觉得自己除了不会说话,和人没有什么不同了.

   有一天,农人到田里种豆子,小猴子也学人抓一把豆子要种在田里,可是它不小心

  掉了一颗豆子,就把手里的一把豆子丢了,去找那颗掉了的豆子,它没有找到丢掉的豆

  子,可是回来的时候,发现别的豆子也被鸟雀吃光了.

   农人看了都哈哈大笑的说:"到底,猴子还是猴子."

   小猴子听了很伤心,才悟到自己是一只猴子,于是跑回森林找它的同伴,可是它的

  动作太像人,同伴已经完全不认识它了.

  鸳鸯香炉

   一对瓷器做成的鸳鸯,一只朝东,一只向西,小巧灵动,仿佛刚刚在天涯的一角交

  会,各自轻轻拍着羽翼,错着身,从水面无声划过.

   这一对鸳鸯关在南京东路一家宝石店中金光闪烁的橱窗一角,它鲜艳的色彩比珊瑚

  宝石翡翠还要灿亮,但是由于它的游姿那样平和安静,竟仿若它和人间全然无涉,一直

  要往远方无止尽的游去.

   再往内望去,宝石店里供着一个小小的神案,上书天地君亲师五个大字,晨香还未

  烧尽,烟香镣绕,我站在橱窗前不禁痴了,好像鸳鸯带领我,顺着烟香的纹路游到我童

  年的梦境里去.

   记得我还未识字以前,祖厅神案上就摆了一对鸳鸯,是瓷器做成的檀香炉,终年氤

  氲着一楼香烟,在厅堂里绕来绕去,檀香的气味仿佛可以勾起人沉深平和的心胸世界,

  即使是一个小小孩儿也被吸引得意兴飘飞.我常和兄弟们在厅堂中嬉戏,每当我跑过香

  炉前,闻到檀香之气,总会不自觉地出了神,呆呆看那一缕轻淡但不绝的香烟.

   尤其是冬天,一缕直直飘上的烟,不仅是香,甚至也是温暖的象征.有时候一家人

  不说什么,夜里围坐在香炉前面,情感好像交融在炉中,并且烧出一股淡淡的香气了.

  它比神案上插香的炉子让我更深切感受到一种无名的温暖.

   最喜欢夏日夜晚,我们围坐听老祖父说故事,祖父总是先慢条斯理地燃了那个鸳鸯

  香炉,然后坐在他的藤摇椅中,说起那些还流动血泪声香的感人故事.我们依在祖父膝

  前张开好奇的眼眸,倾听祖先依旧动人的足音响动,愈到星空夜静,香炉的烟就直直升

  到屋梁,绕着屋梁飘到庭前来,一丝一丝,萤火虫都被吸引来,香烟就像点着萤火虫尾

  部的光亮,一盏盏微弱的灯火四散飞升,点亮了满天的向往.

   有时候是秋色萧瑟,空气中有一种透明的凉,秋叶正红,鸳鸯香炉的烟柔软得似蛇

  一样升起,烟用小小的手推开寒凉的秋夜,推出一扇温暖的天空.从潇湘的后院看去,

  几乎能看见那一对鸳鸯依偎着的身影.

   那一对鸳鸯香炉的造型十分奇妙,雌雄的腹部连在一起,雄的稍前,雌的在后.雌

  鸳鸯是铁灰一样的褐色,翅膀是绀青色,腹部是白底有褐色的浓斑,像褐色的碎花开在

  严冬的冰雪之上,它圆形的小头颅微缩着,斜依在雄鸳鸯的肩膀上.

   雄鸳鸯和雌鸳鸯完全不同,它的头高高仰起,头上有冠,冠上是赤铜色的长毛,两

  边彩色斑谰的翅翼高高翘起,像一个两面夹着盾牌的武士.它的背部更是美丽,红的、

  绿的、黄的、白的、紫的全开在一处,仿佛春天里怒放的花园,它的红嘴是龙吐珠,黑

  眼是一朵黑色的玫瑰,腹部微芒的白点是满天星.

   那一对相偎相依的鸳鸯,一起栖息在一片晶莹翠绿的大荷叶上.

   鸳鸯香炉的腹部相通,背部各有一个小小的圆洞,当檀香的烟从它们背部冒出的时

  候,外表上看像是各自焚烧,事实上腹与腹间互相感应.我最常玩的一种游戏,就是在

  雄鸳鸯身上烧了檀香,然后把雄鸳鸯的背部盖起来,烟与香气就会从雌鸳鸯的背部升起;

  如果在雌鸳鸯的身上烧檀香,盖住背部,香烟则从雄鸳鸯的背上升起来;如果把两边都

  盖住,它们就像约好的一样,一瞬间,檀香就在腹中灭熄了.

   倘若两边都不盖,只要点着一只,烟就会均匀的冒出,它们各生一缕烟,升到中途

  慢慢氤氲在一起,到屋顶时已经分不开了,交缠的烟在风中弯弯曲曲,如同合唱着一首

  有节奏的歌.

   鸳鸯香炉的记忆,是我童年的最初,经过时间的洗涤愈久,形象愈是晶明,它几乎

  可以说是我对情感和艺术向往的最初.鸳鸯香炉不知道出于哪一位匠人之手,后来被祖

  父购得,它的颜色造型之美让我明白体会到中国民间艺术之美;虽是一个平凡的物件,

  却有一颗生动灵巧的匠人心灵在其中游动,使香炉经过百年都还是活的一般.民间艺术

  之美总是平凡中见真性,在平和的贞静里历百年还能给我们新的启示.

   关于情感的向往,我曾问过祖父,为什么鸳鸯香炉要腹部相连?祖父说:

   鸳鸯没有单只的.鸳鸯是中国人对夫妻的形容.夫妻就像这对香炉,表面各自独立,

  腹中却有一点心意相通,这种相通,在点了火的时候最容易看出来.

   我家的鸳鸯香炉每日都有几次火焚的经验,每经一次燃烧,那一对鸳鸯就好像靠得

  更紧.我想,如果香炉在天际如烽火,火的悲壮也不足以使它们殉情,因为它们的精神

  和象征立于无限的视野,永远不会畏怯,在火炼中,也永不消逝.比翼鸟飞久了,总会

  往不同的方向飞,连理校老了,也只好在枝桠上无聊的对答.鸳鸯香炉不同,因为有火,

  它们不老.

   稍稍长大后,我识字了,识字以后就无法抑制自己的想像力飞奔,常常从一个字一

  个词句中飞腾出来,去找新的意义."鸳鸯香炉"四字就使我想像力飞奔,觉得用"鸳

  鸯"比喻夫妻真是再恰当不过,"鸳"的上面是"怨","鸯"的上面是"央".

   "怨"是又恨又叹的意思,有许多抱怨的时刻,有很多无可奈何的时刻,甚至也有

  很多苦痛无处诉的时刻."央"是求的意思,是诗经中说的"和铃央央"的和声,是有

  求有报的意思,有许多互相需要的时刻,有许多互相依赖的时刻,甚至也有很多互相怜

  惜求爱的时刻.

   夫妻生活是一个有颜色、有生息、有动静的世界,在我的认知里,夫妻的世界几乎

  没有无怨无尤幸福无边的例子,因此,要在"怨"与"央"间找到平衡,才能是永世不

  移的鸳鸯.鸳鸯香炉的腹部相通是一道伤口,夫妻的伤口几乎只有一种药,这药就是温

  柔,"怨"也温柔,"央"也温柔.

   所有的夫妻都曾经拥抱过、热爱过、深情过,为什么有许多到最后分飞东西,或者

  郁郁而终呢?爱的诺言开花了,虽然不一定结果,但是每年都开了更多的花,用来唤醒

  刚坠入爱河的新芽,鸳鸯香炉是一种未名的爱,不用声名,千万种爱都升自胸腹中柔柔

  的一缕烟.把鸳鸯从水面上提升到情感的诠释,就像鸳鸯香炉虽然沉重,它的烟却总是

  往上飞升,或许能给我们一些新的启示吧!

   至于"香炉",我感觉所有的夫妻最后都要迈人"共守一炉香"的境界,久了就不

  只是爱,而是亲情.任何婚姻的最后,热情总会消褪,就像宗教的热诚最后会平淡到只

  剩下虔敬;最后的象征是"一炉香",在空阔平朗的生活中缓缓燃烧,那升起的烟,我

  们159近时可以体贴地感觉,我们站远了,还有温暖.

   我曾在万华的小巷中看过一对看守寺庙的老夫妇,他们的工作很简单,就是在晨昏

  时上一炷香,以及打扫那一间被岁月剥蚀的小端.我去的时候,他们总是无言,轻轻的

  动作,任阳光一寸一寸移到神案之前,等到他们工作完后,总是相携着手,慢慢左拐右

  弯地消失在小巷的尽头.

   我曾在信义路附近的巷子口,看过一对捡拾破烂的中年夫妻,丈夫吃力地踩着一辆

  三轮板车,口中还叫着收破烂特有的语言,妻子经过每家门口,把人们弃置的空罐酒瓶、

  残旧书报一一丢到板车上,到巷口时,妻子跳到板车后座,熟练安稳的坐着,露出做完

  工作欣慰的微笑,丈夫也突然吹起口哨来了.

   我曾在通化街的小面摊上,仔细地观察一对卖牛肉面的少年夫妻;文夫总是自信地

  在热气腾腾的锅边下面条,妻子则一边招呼客人,一边清洁桌椅,一边还要蹲下腰来洗

  涤油149的碗碟.在卖面的空档,他们急急地共吃一碗面,妻子一径地把肉夹给丈夫,他

  们那样自若,那样无畏地生活着.

   我也曾在南澳乡的山中,看到一对刚做完香菇烘焙工作的山地夫妻,依偎的共坐在

  一块大石上,谈着今年的耕耘与收成,谈着生活里最细微的事,一任顽皮的孩童丢石头

  把他们身后的鸟雀惊飞而浑然不觉.

   我更曾在嘉义县内一个大户人家的后院里,看到一位须发俱白的老先生,爬到一棵

  莲雾树上摘莲雾,他年迈的妻子围着布兜站在莲雾树下接莲雾,他们的笑声那样年少,

  连围墙外都听得清明.他们不能说明什么,他们说明的是一炉燃烧了很久的香还会有它

  的温暖,那香炉的烟虽弱,却有力量,它顺着岁月之流可以飘进任何一扇敞开的门窗.

  每当我看到这样的景象,总是站得远远的仔细听,香炉的烟声传来,其中好像有瀑布奔

  流的响声,越过高山,流过大河,在我的胸腹间奔湍.如果没有这些生活平凡的动作,

  恐怕也难以印证情爱可以长久吧!

   童年的鸳鸯香炉,经过几次家族的搬迁,已经不知流落到什么地方,或者在另一个

  少年家里的神案上,再要找到一个同样的香炉恐怕永得可得,但是它的造形、色泽,以

  及在荷叶上栖息的姿势,却为时日久还是鲜锐无比.每当在情感挫折生活困顿之际,我

  总是循着时间的河流回到岁月深处去找那一盏鸳鸯香炉,它是情爱最美丽的一个鲜红落

  款,情爱画成一张重重叠叠交缠不清的水墨画,水墨最深的山中洒下一条清明的瀑布,

  瀑布流到无止尽地方是香炉美丽明晰的章子.

   鸳鸯香炉好像暗夜中的一盏灯,使我童年对情感的认知乍见光明,在人世的幽晦中

  带来前进的力量,使我即使只在南京东路宝石店橱窗中,看到一对普通的鸳鸯瓷器都要

  怅然良久.就像坐在一个黑忽忽的房子里,第一盏点着的灯最明亮,最能感受明与暗的

  分野,后来即使有再多的灯,总不如第一盏那样,让我们长记不熄;坐在长廊尽处,纵

  使太阳和星月都冷了,群山草木都衰尽了,香炉的微光还在记忆的最初,在任何可见和

  不可知的角落,温暖的燃烧着.

   ——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十八日

  随风吹笛

   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

   风里夹着呼呼的响声.

   侧耳仔细听,那像是某一种音乐,我分析了很久,确定那是嫡子的声音,因为萧的

  声音没有那么清晰,也没有那么高扬.

   由于来得遥远,使我对自己的判断感到怀疑;有什么人的笛声可以穿透广大的平野,

  而且天上还有雨,它还能穿过雨声,在四野里扩散呢?笛的声音好像没有那么悠长,何

  况只有简单的几种节奏.

   我站的地方是一片乡下的农田,左右两面是延展到远处的稻田,我的后面是一座山,

  前方是一片麻竹林.音乐显然是来自麻竹林,而后面的远方仿佛也在回响.

   竹林里是不是有人家呢?小时候我觉得所有的林间,竹林是最神秘的,尤其是那些

  历史悠远的竹林.因为所有的树林再密,阳光总可以毫无困难的穿透,唯有竹林的密叶,

  有时连阳光也无能为力;再大的树林也有规则,人能在其间自由行走,唯有某些竹林是

  毫无规则的,有时走进其间就迷途了.因此自幼,父亲就告诉我们"逢竹林莫人"的道

  理,何况有的竹林中是有乱刺的,像刺竹林.

   这样想着,使我本来要走进竹林的脚步又迟疑了,在稻田田硬坐下来,独自听那一

  段音乐.我看看天色尚早,离竹林大约有两里路,遂决定到竹林里去走一遭——我想,

  有音乐的地方一定是安全的.

   等我站在竹林前面时,整个人被天风海雨似的音乐震摄了,它像一片乐海,波涛汹

  涌,声威远大,那不是人间的音乐,竹林中也没有人家.

   竹子的本身就是乐器,风是指挥家,竹于和竹叶的关系

  

  便是演奏者.我研究了很久

  才发现,原来竹子洒过了小雨,上面有着水渍,互相摩擦便发生尖利如笛子的声音.而

  上面满天摇动的竹叶间隙,即使有雨,也阻不住风,发出许多细细的声音,配合着竹子

  的笛声.

   每个人都会感动于自然的声音,譬如夏夜里的蛙虫鸣唱,春晨雀鸟的跃飞歌唱,甚

  至刮风天里涛天海浪的交响.凡是自然的声音没有不令我们赞叹的,每年到冬春之交,

  我在寂静的夜里听到远处的春雷乍响,心里总有一种喜悦的颤动.

   我有一个朋友,偏爱蝉的歌唱.孟夏的时候,他常常在山中独座一日,为的是要听

  蝉声,有一次他送我一卷录音带,是在花莲山中录的蝉声.送我的时候已经冬天了,我

  在寒夜里放着录音带,一时万蝉齐鸣,使冷漠的屋宇像是有无数的蝉在盘飞对唱,那种

  经验的美,有时不逊于在山中听蝉.

   后来我也喜欢录下自然的声籁,像是溪水流动的声音,山风吹抚的声音,有一回我

  放着一卷写明《溪水》的录音带,在溪水琤琮之间,突然有两声山鸟长鸣的锐音,盈耳

  绕梁,久久不灭,就像人在平静的时刻想到往日的欢愉,突然失声发出欢欣的感叹.

   但是我听过许多自然之声,总没有这一次在竹林里感受到那么深刻的声音.原来在

  自然里所有的声音都是独奏,再美的声音也仅弹动我们的心弦,可是竹林的交响整个包

  围了我,像是百人的交响乐团刚开始演奏的第一个紧密响动的音符,那时候我才真正知

  道,为什么中国许多乐器都是竹子制成的,因为没有一种自然的植物能发出像竹子那样

  清脆、悠远、绵长的声音.

   可惜的是我并没有能录下竹子的声音,后来我去了几次,不是无雨,就是无风,或

  者有风有雨却不像原来配合得那么好.我了解到,原来要听上好的自然声音仍是要有福

  分的,它的变化无穷,是每一刻全不相同,如果没有风,竹子只是竹于,有了风,竹于

  才变成音乐,而有风有雨,正好能让竹子摩擦生籁,竹子才成为交响乐.

   失去对自然声音感悟的人是最可悲的,当有人说"风景美得像一幅画"时,境界便

  低了,因为画是静的,自然的风景是活的、动的;而除了目视,自然还提供各种声音,

  这种双重的组合才使自然超拔出人所能创造的境界.世上有无数艺术家,全是从自然中

  吸取灵感,但再好的艺术家,总无法完全捕捉自然的魂魄,因为自然是有声音有画面,

  还是活的,时刻都在变化的,这些全是艺术达不到的境界.

   最重要的是,再好的艺术一定有个结局.自然是没有结局的,明白了这一点,艺术

  家就难免兴起"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寂寞之感.人能绘下长江万里图令人

  动容,但永远不如长江的真情实景令人感动;人能录下蝉的鸣唱,但永远不能代替看美

  丽的蝉在树梢唱出动人的歌声.

   那一天,我在竹林里听到竹子随风吹笛,竟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等我走出竹林,夕

  阳已徘徊在山谷.雨已经停了,我却好像经过一场心灵的沐浴,把尘俗都洗去了.

   我感觉到,只要有自然,人就没有自暴自弃的理由.

   ——一九八三年五月四日

  挑水肥的人

   昔时乡间有一种专门挑水肥的人,他们每隔一星期会来家里"担肥",也就是把粪

  坑的屎尿挑到田野去施肥,因此我们常会和他们在田间小路不期而遇.

   小孩子贪甜恶咸,喜香怨臭,很讨厌水肥的味道,我们只要看见挑水肥的人走近,

  就捏着鼻子往反方向逃走,跑很远了才敢大口呼吸.

   有的挑水肥的人喜欢捉弄孩子,远远地就说:"香的来了,要闻香的孩子紧来喔!"

  那语调好像他就要挖一块分给人闻香一样.

   有一次,我与爸爸同行,不巧遇到挑水肥的人,我不敢跑开,只好捏着鼻子把头别

  到一边去,好不容易熬到水肥的味道错身而过.

   爸爸立刻叫我立正站好——每次他有什么严重的教训总是叫我们立正站好——然后

  他严肃地问我:"为什么遇到担肥的人捏登子转头?"

   "因为真的很臭嘛!"我委屈地说.

   "他们挑肥的人难道不会臭吗?"

   我说:"大概会吧!"

   爸爸说:"他们忍着臭,帮我们把水肥倒在田里,我们应该感谢他们呀!知不知

  道?"

   我点头说:"知道."

   爸爸忽然以一种十分感性的语调说:"这担肥的人,在家里也是人的儿子,也是他

  儿子的爸爸,我们应该尊重人、疼惜人,以后你在田里遇见他们,不可以把头转开,不

  可以捏鼻子,知道吗?"

   "可是真的很臭呀!"

   爸爸说:"你可以深呼吸、憋住气,等他们走过再呼吸呀!"

   后来,我每次遇到担肥的人,总是深呼吸、憋住气,想到他们也是人于,也是人父,

  就感觉那样的憋气使我有一种庄严之感.

   我后来肺活量大,可能与那深呼吸和憋气有关.

   现在,父亲虽然过世了,但他那一天对我说话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讲完话,我们一

  起在夕阳下的田园漫步回家,田园流动着金193的光到如今还照耀着我.

   这世间的每一个众生,彼是人子,亦是人父,应善待之!

  狐狸和兔子

   有一个禅宗的故事这样说,一位禅师与弟子外出,看到狐狸在追兔子.

   "依据古代的传说,大部分清醒的兔子可以逃掉狐狸,这一只也可以."师父说.

   "不可能!"弟子回答,"狐狸跑得比兔子快!"

   "但兔子将可避开狐狸!"师父仍然坚持己见.

   "师父,您为什么如此肯定呢?"

   "因为,狐狸是在追它的晚餐,兔子是在逃命!"师父说.

   可叹息的是,大部分的人过日子就像狐狸追兔子,以致到了中年筋疲力竭就放弃自

  己的晚餐,纵使有些人追到了晚餐,也会觉得花那么大的代价才追到一只兔子而感到懊

  丧.修行者的态度应该不是狐狸追兔子,而是兔子逃命,只有投人全副身心,向前奔跃,

  否则一个不留神,就会丧命狐口了.

   在生命的"点"和"点"间,快如迅雷,没有一点空隙,甚至容不下思考,就有如

  兔于奔越逃命一样,我每想起这个禅的故事,就想到:兔子假如能逃过狐口,在喘息的

  时候,一定能见及生命的真意吧!

  林清玄散文集中的《玫瑰与刺》赏析,100~200

  帘外雨潺潺".闭帘细听窗外雨声,犹能得雨之真味.细雨斜飞

  美文摘抄(200字以上),加赏析(150字以上)

  溪 水

  透明的溪水,明净得就像母亲的眼睛.

  春天,你的眼里是一片斑斓;

  夏天,你的眼里是一片浓绿;

  秋天,你的眼里是一片澄碧;

  冬天,你疲倦了——合上眼睛,也停止了唱歌.

  你摄取蓝天的云朵、黄昏的晚霞、夜空的星星;还留下我儿时的身影.

  呵!这溪边沙沙作响的甘蔗林,带甜味的风,曾把我童年的梦吹拂!我躺在你的身边,感到靠在母亲胸膛上的幸福……

  你是我们生活里的一支古老的歌——

  你望见骑毛驴的迎亲的队伍来了,几支唢呐奏出悲哀的音乐;

  你望见几个壮实的汉子,抬着笨重的木棺来了,把老人送上山坡;

  你也听见:山脚下的独轮车,带着吱吱哑哑的声音,在贫穷的土地上呻吟而过……

  如果没有你,谁给我们留下自然的彩色;

  谁给我们记载山民的悲哀和欢乐呢?

  透明的溪水,你给了我一双能够分辨色彩的眼睛.

  当我在你身边,发现自己成为一个少年时,就不得不远行了.

  你像养育我的母亲一样,送我出山吧!

  赏析:

  文章开头把溪水视为"母亲的眼睛",接着写出了春夏秋冬"眼睛"里流露出的色彩,这既是对溪水的歌唱,也是对母亲的歌唱,因为这溪水里曾"留下我儿时的身影",曾让我享受过母爱般的幸福:她记住了山沟里发生的一切,记住了"山民的悲哀和欢乐",并把养大了的"我"送出了山去.溪水是歌,母亲是歌,文章本身也是一支哀怨的抒情山歌.溪水啊,我的"母亲".母亲啊,就如同这溪水.母亲啊.,你看着我长大,无微不至地照顾我.我留恋与你在一起的时候,与你在一起的感觉.我感受到了母爱!请原谅我儿时的淘气,请原谅我小时候不懂事!这一切,就让我现在来"弥补".我爱你,我的母亲!

  江 南

  陈 犀

  水上,拱着古老的石桥,像一弯清秀的眉毛;

  石桥下,还有水中的桥,还有,人和伞,狗和栀子花,竹笠,卖蒸糕的担子,都在潋滟的波光中,晃着影儿;

  河的两岸,是窄而陡峭的;岸上有走马转阁的回廊,有伸向河面的茶楼,书场,酒肆;还有住家户,住家户后门的石梯坎,姐儿妹儿们蹲在石梯坎上,洗菜,濯足,淘米;

  她们的印花巾,像一朵朵彩色的香草;

  她们轻柔的话语,像紫燕归来,在弹奏呢喃的春歌;

  在桥上,桥下,篾箩里,是活鲜鲜的鲋鱼,刀鱼,鳜鱼;

  竹篮里,是水淋淋的荸荠,莲藕,茨菰,菱角;

  小街,虽是用石板铺的,但却像泡在水里,像一条条河道港湾,腥也腥得有味儿……

  也许,这就是江南.江南一角的素描.

  那苏州评弹,那轻柔俏丽的丝弦之声;

  那比西施更美,更为聪慧的少女;也许,这就是江南的形象和性格……

  赏析:

  散文诗《江南》是一篇美文:美在具有诗情画意的优美意境;美在其清丽隽永的妙语佳句.情感美同语言美融合成了本文的特殊格调.《江南》是一篇秀美的江南水乡图,读来令人陶然神往.

  以《江南》为题,写起来有一定难度:偌大江南,可写景物风情太多,如何下笔,如何选取角度都是颇费斟酌的.此文恰到好处地选取了"江南水乡"这个独具特色的地域,以舒展而简洁的笔墨对水景、人物淡笔勾画,全文仅285字,所写的仅是江南的一角.但这一角是江南的缩影,是凸现了江南特色的典型化的江南.确有一叶而知秋之妙.

  田园诗情

  [捷]卡尔·恰彼克

  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牛群吃草反刍,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什么.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极目远眺,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这是真正的荷兰: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成群的骏马,骠悍强壮,腿粗如圆柱,鬃毛随风飞扬.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乌德勒支或兹伏勒,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低地上还有白色的绵羊,它们在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悠然自得.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还有成千上万的小鸡,长毛山羊,但没有一个人影.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只有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的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

  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舒缓平稳地行驶,汽车火车,都装载着一罐一罐的牛奶运往城市.车过之后,一切又归于平静,狗不叫,圈里的牛不发出哞哞声,马蹄也不踢马房的挡板,真是万籁俱寂.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这就是那真正的荷兰.

  [注释] 作者卡尔·恰彼克(1890~1938),捷克小说家兼剧作家.本文选自他的散文代表作《明亮的深潭》

  [赏析]

  本文开头一句话就勾出荷兰特色,"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后面则把重点放在牧场上,以亲切平和的笔触,画出了充满"田园诗情"的"真正的荷兰",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抒发了作者热爱和平、憎恶战争的感情.自然随意中显示出描写技巧的高明.笔调活泼且不乏幽默,读起来给人以一种轻松感、舒适感.

  三, 风 雨

  贾平凹

  树林子像一块面团子,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接着就向一边倒,漫地而行;呼地又腾上来了,飘忽不能固定;猛地又扑向另一边去,再也扯不断,忽大忽小,忽聚忽散;已经完全没有方向了.然后一切都在旋,树林子往一处挤,绿似乎被拉长了许多,往上扭,往上扭,落叶冲起一个偌大的蘑菇长在了空中.哗地一声,乱了满天黑点,绿全然又压扁开来,清清楚楚看见了里边的房舍、墙头.

  垂柳全乱了线条,当抛举在空中的时候,却出奇地显出清楚,霎那间僵直了,随即就扑撒下来,乱得像麻团一般.杨叶千万次地变着模样:叶背翻过来,是一片灰白;又扭转过来,绿深得黑清.那片芦苇便全然倒伏了,一节断茎斜插在泥里,响着破裂的颤声.

  一头断了牵绳的羊从栅栏里跑出来,四蹄在撑着,忽地撞在一棵树上,又直撑了四蹄滑行,末了还是跌倒在一个粪堆

林清玄散文摘抄赏析150(林清玄散文精选好句赏析)

旁,失去了白的颜色.一个穿红衫子的女孩冲出门去牵羊,又立即要返回,却不可能了,在院子里旋转,锐声叫唤,离台阶只有两步远,长时间走不上去.

  槐树上的葡萄蔓再也攀附不住了,才松了一下屈蜷的手脚,一下子像一条死蛇,哗哗啦啦脱落下来,软成一堆.无数的苍蝇都集中在屋檐下的电线上了,一只挨着一只,再不飞动, 也不嗡叫,黑乎乎的,电线愈来愈粗,下坠成弯弯的弧形.

  一个鸟巢从高高的树端掉下来,在地上滚了几滚,散了.几只鸟尖叫着飞来要守住,却飞不下来,向右一飘,向左一斜,翅膀猛地一颤,羽毛翻成一团乱花,旋了一个转儿,倏乎在空中停止了,瞬间石子般掉在地上,连声响儿也没有.

  窄窄的巷道里,一张废纸,一会儿贴在东墙上,一会儿贴在西墙上,突然冲出墙头,立即不见了.有一只精湿的猫拼命地跑来,一跃身,竟跳上了房檐,它也吃惊了;几片瓦落下来,像树叶一样斜着飘,却突然就垂直落下,碎成一堆.

  池塘里绒被一样厚厚的浮萍,55来了,再55来,猛地撩起一角,唰地揭开了一片;水一下子聚起来,长时间的凝固成一个锥形;啪地摔下来,砸出一个坑,浮萍冲上了四边塘岸,几条鱼儿在岸上的草窝里蹦跳.

  最北边的那间小屋里,木架在吱吱地响着.门被关住了,窗被关住了,油灯还是点不着.土炕的席上,老头在使劲捶着腰腿,孩子们却全趴在门缝,惊喜地叠着纸船,一只一只放出去……

  选自《中国抒情散文经典作品欣赏》

  [赏析]

  作者主要运用侧面衬托的手法来表现风雨.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像电影里的慢镜头,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来展现风狂雨猛,形成了整体上和谐的艺术画面.所以,文章描写"风雨",尽管文中无"风雨"二字,但作者无处不在描写着风雨,风雨的形、声、神、韵,无不惟妙惟肖.品味此文,仿佛令读者置身于狂风暴雨的环境中.高明的手法,生动的描写,令人拍案叫绝,给人以淋漓的美感享受.

  , 峭壁上的树

  张庆和

  是为了摆脱那饥寒交迫的日子,你才无可奈何地跳下悬崖?是为了免遭那场被俘的耻辱,于弹尽粮绝之后你才义无反顾地投落这峭壁?

  那一天你确实跳下来了,像俯冲捕猎的雄鹰,像划破静夜的流星.然而,你并没有死,一道峭崖壁缝救助了你,一捧贫瘠的泥土养育了你.生根、发芽、长叶------从此,你就在这里安家落户,日日夜夜,年年岁岁,终于顽强地活了下来,长成一簇令人刮目的风景.这便是故乡那座大山的悬崖峭壁上的一棵摇曳在我记忆中三十年之久的酸枣树.

  它高不足尺,叶疏花迟.云缠它,雾迷它,雨抽它,风摧它,霜欺雪压,雷电轰顶.然而,酸枣树并没有被征服.它不低头,不让步,于数不尽的反击和怒号中,炼就了一身铮铮铁骨,凝聚了一腔朗朗硬气.

  一次次,它在风雨中抗争呐喊;一回回,它把云雾撕扯成碎片;它以威严159迫霜雪乖乖地逃遁;它以刚毅驱逐雷电远避他方-----

  它明知道自己成不了栋梁高树,却还是努力地生长;它明知道自己不可能荫庇四邻,却还是努力地茂盛着.不像山前的桃树,山后的梨树,一个个娇生惯养让人伺侯、抚慰,动辄就施性子给点颜色瞧瞧.也不像贪图热闹的杨树柳树们,一个个占据了水肥土美的好地方,便忘乎所以地摆首弄姿,轻飘飘只知炫耀自己.酸枣树默默地兀立着,不鄙位卑,不薄弱小,不惧孤独.与春天紧紧握手,与日月亲切交谈.天光地色,尽纳尽吮.从不需要谁的特别关照与爱抚,完全依靠了自己的力量,长成了那堵峭壁上的生命,让人领略那簇动人的风采.它真诚而没有嫉妒,它纯朴而从不贪婪;抬手向路人致意问候,俯首向胜利者恭贺祝福.

  那一年秋天,于不知不觉中,它竟结出一粒小小的酸枣.只有一粒,而且几乎小得为人们所不见.

  那酸枣是春光秋色日月星辰的馈赠,是一片浓缩的丹霞霓云.亮亮的,红红的,像玛瑙,像珍珠,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像那万仞峭壁的灵魂.见到它果实的那一刻,我陡地生出一个奇怪的想法:小酸枣,或许正是那颗酸枣树苦修苦熬数十年而得道的一颗心吧!有了心,它便会有梦,便会更加热烈地拥抱世界了!

  选自《语文学习》2001年第10期

  [赏析]

  作者饱蘸深情地描写了一棵"摇曳"在他记忆中三十年之久的酸枣树.从四个层面予以考虑展示:首先,它向"饥寒交迫"、"弹尽粮绝"的命运安排挑战,追求生命的存在;其次,它以"铮铮铁骨"和"朗朗硬气"抗争、反击、战胜种种灾难,无畏而刚毅;再次,它"明知道自己成不了栋梁高树",却从不怨天尤地,总是"努力地"发挥生命的极致,坚强而高尚;最后,当小酸枣"苦修苦熬数十年而得道的一颗心"闪亮于峭壁时,没有丝毫炫耀和停步,而是"更加热烈地拥抱世界",何等乐观而可贵的生命观!掩卷沉思,本文留给读者的不仅是语言的品味,更有无尽的思想启迪.

  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 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 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唯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 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 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早晨,百合的顶部结出第一个花苞. 百合的心里很高兴,附近的杂草却很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花:"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还真以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不是花苞,而是头脑长瘤了." 公开的场合,它们则讥讽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 偶尔也有飞过的蜂蝶鸟雀,它们也会劝百合不用那么努力开花:"在这断崖边上,纵然开出最美丽的花,也不会有人来欣赏呀!" 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来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在野草和蜂蝶的鄙夷下,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它那灵性的白和挺秀的风姿,成了断崖上最美丽的风景. 这时候,野草与蜂蝶再也不敢嘲笑它了.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度地欢喜所结的泪滴. 年年春天,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到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渐渐地,山谷里到处都开满洁白的百合. 几十年后,远在百里、甚至千里之外的人们,从城市、从乡村,赶来欣赏百合开花.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那里,被人称为"百合谷地". 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赏析」 林清玄先生笔下的"百合花"不仅开在了断崖上,也确如标题所言开在了我们的"心田上".这样一株与杂草同生在断崖上的"百合",却有着与"杂草"不一样的信念:"我是一株百合".不仅如此,它还是一个实干家,"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在它顽强地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做斗争的过程中,也遭遇了所有奋斗者都难以避免的又一种考验:周围庸者(如杂草、蜂蝶、鸟雀)的讥讽和鄙夷.但它不动摇、不游移,执著地坚持自己的信念,最终开满了山谷.

  守住一颗宁静的心 生活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人便是大海上的一叶小舟.大海没有风平浪静的时候,所以,人也总是有快乐也有忧愁.当无名的烦恼袭来,失意与彷徨燃烧着每一根神经.但是,朋友,别忘了守住一颗宁静的心,痛苦将不再有. 每个人的前面,都有一条通向远方的路,崎岖但充满希望.不是人人都能走到远方,因为总有人因为没倒掉鞋里的沙子而疲惫不堪半途而废.所以,主宰人的感受的并非快乐和痛苦本身,而是心情. 当生活的困扰袭来,请丢下负荷,仰头遥望明丽、湛蓝的天空,让温柔的蓝色映入心田.就像儿时玩得疲倦了,找一块青青的软软的草地躺下,任阳光在脸上跳跃,让微风拂过没有褶皱的心. 当层层的失意包围,请打开窗户,让沁人心脾的新鲜空气走进来,在芬芳甘甜的泥土气息中寻找一丝的宁静,就像儿时,拿起蒲公英的细须,鼓起两腮吹开一把又一把的小伞,带着惊喜闭上眼睛,许下一个心愿.于是,心中便多了一份慰籍与欣喜. 当无奈的惆怅涌来,请擦亮眼睛,看夕阳的沉落,听虫鸣鸟叫.就像儿时在小院里听蛐蛐的叫声,抬头数天上闪烁的星星.于是,一切令人烦恼的嘈杂渐渐隐去,拥有的是一颗宁静的心. 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你会由衷的感叹:即使我不够快乐,也不要把眉头深锁,人生本短暂,为什么还要栽培苦涩? 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你会明白博大可以稀释忧愁,宁静能够驱散困惑.是的,没有人知道远方究竟有多远,但是打开心灵之窗,让快乐的阳光和月光涌进来,宁静之心便有了一支永不熄灭的快乐之歌. 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你便可以不断超越,不断自我挑战.即使远方是永远的地方,也会诞生一种东西——奇迹. 摘自《青年文摘》 赏析: 尘世浮华,人心浮躁,很多人在这个物质的世界里像无头苍蝇般到处乱撞,很难守住一颗宁静的心.因人心难以宁静,烦恼多了,快乐少了;伙伴多了,朋友少了;枯灯独坐者多了,闲庭信步者少了;萎靡颓废者多了,积极进取者少了……"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好一个"宁静致远".是的,只有宁静,我们才会有开阔的胸襟,才会有挑战的勇气,才有可能迈向成功的顶峰.让心宁静吧,你会变得更加美丽而有内涵,你会变得更加成熟而又稳重,你会和快乐结缘和成功握手.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也就守住了整个世界.

  林清玄散文集主要内容150字

  《林清玄散文集》恬淡自然,蕴涵佛理,是林清玄散文的最大特色.他的文章有如远方走来的一位女子,初时,不能让人有惊艳之感,再看,就如一道山泉,缓缓地向我们的心中渗透.他的文字犹如一股真淳的凉风,读完之后,能让人心平如水.如此智慧清新的散文,在如今的文坛并不多见.他主张人心应如水、如镜,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对涤人心上的尘土,开启人性的灵智很有益处.

  望采纳^_^

>>>>精品(文)实时阅读<<<<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admin本文地址:http://www.teambuilding-cq.com/teambuilding/1455.html发布于 2021-03-06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前程书宫,小说,小说网,小说阅读,小说阅读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