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高中做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方法(论述类文本阅读步骤)

admin 2021-03-13 43
高中做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方法(论述类文本阅读步骤)摘要: 求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

  求高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诗歌鉴赏题

  怎样读懂一首诗: 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分析诗题的中人和事.逐字解说诗句,理解诗的大意.诗最后两句一般是运用议论、抒情,是诗的主旨和意境所在.诗题、描述、议论、抒情一致.

  古诗鉴赏表述: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语言特点有:含蓄、幽默、风趣、直露、平实、典雅、粗俗、自然、清新、优美、质朴等.

  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

  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意象有: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

  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203、忧国忧民等.

  作用有: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 意境优美 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 言近旨远等.

  特别注意: ①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

  ②赏析诗句时注意用词的巧妙、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尤其是常见8种修辞).

  ③仔细阅读全诗,注意诗21现的意象(即描写的对象),调动常识储备,揣摩形象的象征意味.

  ④评价要恰当,严禁人为拔高.围绕人之常情考虑诗歌的感情基调.

  ⑤储备一些诗歌鉴赏中常用的名词术语,要敢于大胆使用,不懂也要装懂.

  ★有千古名句的要注意名句对全诗的作用及其在全诗中的分量;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如南宋的爱国思想,明末清初的抗清复明等);注意前后期风格变化大的作家(如南唐后主李煜,宋代女词人李清照).

  文言文阅读文言考题的材料虽然都取自课外,但是知识点一般都是课内学过的,要利用学过的知识加以推断.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不少考生拿到文言文材料,常常是读完一遍就去选择答案.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文言文阅读题应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初读全文,把握大概.指的是集中心思稳住神,浏览或跳读一遍.大概明了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能懂六七成即可.第一遍看不大懂是很正常的.第二步细看题目,研读字词.在这一步骤当中,需一一落实要求答题的字、词、句在材料中的对应位置,一般来说,运用所学的知识,较易题可以在这一步完成.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从更高的层次上认知全文,既能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能对前两步出现的偏误作纠正,这是一个深入兼复核的过程.掌握常见的解题方法文言文阅读

  如何读懂文言文文段

  带着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两遍.注意文段后的注释,很多时候有提示作用.对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要尽可能地排除.对理解文段起关键作用的词句要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认真阅读最后一道有关内容分析的题目,把握文段主旨.同时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

  1. 文言实词题

  答题技巧:分析字形,辨明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

  实词理解:将给出的词义带进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

  从没有听说过的实词释义往往是对的,干扰你罢了.

  古今异义题

  答题技巧:古代多单音节词,所以看到类似于现代汉语双音节的词,古义尽可能分开理解.要具体、形象.分开解释的含义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与上下文保持一致.四个选项比较、权衡,增强准确性.

  古今异义:将该词语的今义带进原文,通则对,不通则错.

  2. 文言虚词题

  答题技巧:翻译这个文言虚词成现代汉语进行比较,看是否翻译成同一个词.先理解翻译所学课文中的虚词,再比较文段中的虚词.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义,注意辨明上下文的关系.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

  虚词比较:每组中利用给出的高中学过的另一句子来推断文中句子的虚词用法.

  3.信息筛选题

  答题技巧:看清题目要求,一字一词地琢磨.选出一两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选项.照应上下文,一般作者评论性的话不能作为选项,别人赞誉的话可考虑.

  性格表现题:

  答题技巧:先找不能表现题干中要求的任务性格的选项,用排除法选择.特别注意谁的什么性格.

  4. 内容归纳题

  答题技巧: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中心、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总体把握文意.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 5、全文把握题: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注意联系全文,是"忠臣",而不是"不是忠臣".

  总之:所选文章往往是古代贤人良臣的小故事及个人履历表,所以不难读懂意思,只是落实到个别字词,倒是颇让人费神,不过如能胆大,心细,也不可怕.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放放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若不影响做题目就不要钻牛角尖,不懂就不懂也没什么!

  ★ 解释不通的字词往往可以考虑是否通假或者活用.

   文句翻译题:

  答题技巧: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

  ★一定要直译,一般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

  ①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信")

  ②翻译个别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不要翻译,无须自作聪明.

  ③再将这些字连成句,要求符合现代人说话习惯.("达")

  ④连字成句时注意尽量多就少改,该补的一定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落实.使一句话完整通顺.

  ⑤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

  谁有好的做语文阅读的方法 高考

  如何处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阅读与作文是语文学科的两个支架式的部分,不仅是高考中两个考察的重点,也是作为我们中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也是语文学习者必备的基本素养.

  作为语文教师,处理好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也是我们必备的素质.其实,这两者在本质上也是相通的,重点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在阅读中学会写作,如何在写作中提高阅读水平.

  在阅读中学会写作,是一件漫长而快乐的事情.

  第一点, 要学会找所阅读的文章的闪光点.我们中学中所选择的阅读文段,有的是名家的名作,大部分是我们不太常见,但是特别有韵味,特别有文学底蕴的文章.可读性是非常高的.这些文章,看似高深莫测,对我们的同学的写作没有什么太大的帮助,但只要老师引导同学真正找到自己折服于这篇文章的地方,就像同学们感动于《荷塘月色》景色描写的细致动人,就像同学们为《背影》中的老父亲的形象而感动落泪.这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写作素材.

  第二点, 说到写作素材,从所阅读的文章中找到写作素材也是一种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方法.我们阅读的文章,大部分是一些专业的作家所做的文章,他们所用的素材,都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后才做出的,很有品

高中做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方法(论述类文本阅读步骤)

味的价值.而且,他们用来抒情的文段,都是很有文学韵味的,从中寻找一些自己认为很有感触的文段资料,就是自己将来再作文的新鲜的血液.

  第三点, 如果说我们从文章中直接提取有用的素材是提取它的内容的话,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方向,那就是文章的结构.一片文章,特别是成熟的议论文或散文,都是有一个严密的结构架构的,学习架构文章,是学习写作的一个重要方向.

  第四点, 除了内容和结构,我还想单独谈一谈写作的方法,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并用于自己的文章中,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像是反面衬托,借景抒情都是可以采取的方法.像有同学写记叙文,写自己的心情不好,就从周围的事情怎么怎么不顺眼开始写起,最后自己想开了,就写出一些正好相同的事情的积极的方面.这就是从刘心武先生早年的作品《熄灭》中获得的经验,运用衬托与对比的手法,让文章显露出很多的亮点.

  这是从阅读中学会写作的几点方法,但我想我们也没有必要完全改变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从文章的各个要素开始分析,同学们应当都可以找到自己所喜欢的地方,可以对自己的作文水平的提高有帮助.

  下面再谈谈写作对阅读的影响.其实与前面道理不谋而合,只是我们做的时候老是有所顾忌,其实同学的习作与大家的文章相比,虽然在底蕴与其它各方面综合功底上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在文学的角度,使用的作文之法,都是可以做一番细致的分析的.

  第一点, 分析同学的习作,可以鼓励同学找出其中所运用的手法,如果觉得太过死板,可以让同学说出在他来说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往往运用手法最多的地方也是印象深刻的地方,这样在互动与鼓励之中,同学们对于这种手法就会有更多的兴趣,可能也就会主动去运用它.

  第二点, 对于同学所运用的素材,也不要轻易放过,这正是"现身说法"的好时机!可以让作品的作者来谈谈自己是怎样从发现这个素材一直做到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之中的,也可以让其他同学谈谈有没有见过类似的资料,可以进行补充.这样不但让同学们积累了更多的素材,也激发了同学们积累素材的兴趣.这是很符合新课程的要求的.

  综上,我始终认为,阅读与作文是分不开的的,只有阅读,才可以有自己进行创作的原始动力,只有阅读,才有了自己创作能力不断提高的工具.反过来,也只有自己创作,才有了更进一步阅读,提高自己写作水平的欲望.这两者始终是分不开的.

  如何做好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高中语文阅读课教学现状分析:从当前高中语文阅读课教学的现状来看,高中语文阅读课出现的普遍现象是,教师教得没信心,学生学得没乐趣.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因素还是教师和学生.就教师来说,部分教师对新课标理解不够深,把握的不够准,上课不是按新课标来上而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感觉来上.就学生来说,部分学生对语阅读重视的不够,认识的不深.低效甚至无效课堂随处可见,语文几乎快成了可上可不上的科目.这种现状急需改变,每一位在一线的语文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去积极研究探索一种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高中语文阅读课有效教学的内涵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序言中写道:"新世纪的高中语文课程面临着新的要求,要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课程内容和结构;要在追求高中教育共同价值的同时,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要使全体高中学生都获得必须具有的语文素养,同时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探寻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给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这就要求一线教师上课一定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力求有效、高效,避免低效甚至无效的课堂出现.有效的核心就是教学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课堂教学,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进步和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交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二、高中语文阅读课有效教学应如何开展

  1、课前要做好充分有效的备课工作

  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在过去教师备课就是写教案,就是把教材变成讲稿.备课时教师只考虑自己教什么,而不考虑课堂上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教师在上课时,往往是自己把教案读完,这节课也就结束了.教师很少关注学生是否愿意听,学生的思维是否被调动起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参与进来等问题,导致很多课是低效的,甚至无效的.在素质教育下的今天,我们必须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目标.《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课程性质中明确规定"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和相关的课程资源还要备学法、教法、等,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立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以学论教,以学促教.常言道:"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站在教育岗位上的一线教师,一定要备好课,方能成竹在胸;才能上好每一节课;才能确保每一节课都是有效课堂;才能上出自己的风格.

  2、课堂上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优化的环境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写道:"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作者)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珍爱自然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的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既是学生的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优化的环境,提供良好的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而不要以自己的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应鼓励学生敢于批判质疑,在讨论中发表不同意见;要尊重学会表达个人的见解."阅读是一个人自我体验的过程,是学生语文本交流的过程,每位学生的个性,认知水平,思维方式等都有各自的特点,任何人都无法替代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所获得的独特的感受.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营造一个相对安静的阅读环境,让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入的对话.课文不是教师用来提问的,但目前大量的语文课堂中,"碎问碎答"式教学方法仍然积习难改.有些教师明明告诉学生开始自主阅读课文了,可嘴里仍在滔滔不绝的讲着,或者在学生正聚精会神的阅读期间又在讲阅读要领.因此,语文教师要学会充分运用课文,不要对课文内容进行无休止的散乱提问,而是要在细腻、多角度研读课文的基础上,提炼出字词认读、朗读背诵、归纳概括、精段阅读等不同类型的学习资源,并依托这些资源,组织学生参与课堂实践活动.

  3、课堂上要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阅读与鉴赏"的要求是"发展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为主,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要为学生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提供机会,而不应该以自己的感受代替学生的感受,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话的理解,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有效地呵护学生的认知情感.新课标规定,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一切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前提,教师要为学生服务,而不能以自己的阅读体验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能发展他们的思维,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也能趁此发现学生思考问题的不足和人生观与价值观方面的偏差,从而能够给予及时有效的引导和点拨.有些教师在交流对话过程中,以自身的话语霸权剥夺了学生的表达机会,导致学生缺少个性表达的空间;有的甚至并不希望学生有不同的思考,而是希望课堂按照自己预设的思路发展.这样的教学是为了完成任务的教学,而不是发展学生的教学,应该予以及时纠正.

  4、做好课后阅读指导工作

  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两个部分,内容十分丰富,只靠课堂阅读是远远不够的.语文课堂只是交给学生学习方法,语文课本只是师生共同探讨学习方法的凭借.这也正印证了"语文功夫在课外"的这句话.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承载民族文明的书籍浩如烟海.我们只有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才能更好的传承中华民族的文明.教师应帮助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对学生的阅读要提出科学合理的要求,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例如对十二篇名的指导,我让学生每个假期读一本名著,并做好笔记,开学检查.其余六本我就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阅读.平时我在每节课结束后都给学生布置一篇文章,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并做好摘抄工作.

  阅读课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重中之重.《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前言中写道"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学生通过优秀文化的浸染,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可见其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探讨更为有效的语文阅读课的授课方法,是每位一线高中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义务.

  高中语文大阅读答题技巧都有什么?

  你好,我任教语文将近11年,关于语文阅读理解的学习方法,要抓住两个个重点.

  1、阅读理解主要考察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一个笼统的概念,阅读包含阅读速度、阅读理解力、整理归纳分析能力等,语文、英语阅读在阅读速度、归纳提取重点两个方面表现得更明显.

  由于大家平时对快速阅读接触不多,可以通过直接训练,训练大脑和眼睛的协调能力,去年,有学者推荐《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作为假期学生学习计划中,以为软件练习30个小时就能使阅读速度提高5-10倍左右,学习每天练习1-2个小时,两个星期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普通人300字每分钟左右的阅读速度会达到3000字每分钟的阅读速度,记忆力也相应的快速提升.这个建议得到了中央教科所心理研究室原主任、多年从事脑心理研究的专家朱法良的高度认可,目前我们学习很多班级开展的假期速读速记训练课程,用的就是《精英特快速阅读记忆训练系统》.

  2、为了节省时间在做阅读的时候应该切忌:

  (1)阅读时不要逐字逐句的翻译,这样会导致阅读速度的降低,要快速阅读整篇文章,把握文章大意.

  (2)不要一句话反复阅读,即阅读时碰到一时不理解的句子就一遍一遍地沉浸在阅读那个句子当中,反复琢磨.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要选对答案并不意味着对原文的每个句子都要读懂,抓住一些重点句子就够了,正确的做法是,以理解整个段落和整篇文章为主,在涵盖出题点的句子上用心捉摸.上文中提到的《精英特速读记忆》,超级速读训练同时就顺带训练了记忆,而超级记忆部分的思维导图对全面阅读文章后,抓出文章脉络和重点有良好的作用.所以建议大家可以尝试着学习一下.

  如果是正在考试或者正在忙着备考的学生,我建议学习一下《精英特》,能够提高记忆力和学习效率,《精英特速读》也是我们协会认可的.希望你早日进步!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一)全面发挥语文课程的功能,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

  语文课程的功能是多方面的.高中语文课程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还应体现高中课程的共同价值,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充分发挥本课程的优势,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针对高中语文课程的特点实施教学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语文教学应该注意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重视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

  学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的个性倾向渐渐明显,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的差异逐渐增大.高中语文的教学,要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共同的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面临的选择,努力满足其学习要求,支持其特长发展和个性发展.学生对于应用性目标、审美性目标、研究性目标可能各有侧重,教师应该指导他们通过适当的选修课实现其目标.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

  

  的质量.

  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

  (四)教师和语文课程同步发展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认真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从本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

  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要认真读书,精心钻研教科书,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

  教师应遵循教学基本规律,并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发挥优势和特长,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应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按照学校的规划,积极开设选修课,充分利用本校本地区的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五)关于必修课程的教学

  必修课程根据"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组织五个模块实施教学.

  阅读与鉴赏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指导应该有所侧重.阅读论述类文本,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着重关注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阅读实用类文本中的新闻,应引导学生注意材料的来源与真实性、事实与观点的关系、基本事件与典型细节、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实用效果等;常用应用文教学,应主要借助文本示例来了解其功用和基本格式,以学生自学为主,不必作过多分析.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

  古代诗文的阅读,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要求学生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和诗词曲作品,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

  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推荐文化品位高、难易程度适当的课外读物.鼓励学生开展多种活动,如写书评、读后感,举办读书报告会、作品讨论会等,分享阅读乐趣,交流阅读成果,共同提高阅读能力.

  表达与交流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指导学生根据写作需要搜集素材,可以采用走访、考察、座谈、问卷等方式进行社会调查,通过图书、报刊、文件、网络、音像等途径获得有用信息.应鼓励学生将自己或同学的文章加以整理,按照要求进行加工,汇编成册,回顾和交流学习成果.还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演示自己的文稿,学习用计算机进行文稿编辑、版面设计,用电子邮件进行交流.

  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口语交际教学应注重培养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如有自信心、有独立见解、相互尊重和理解、谈吐文雅等.应重视指导学生在各种交际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交际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口语交际教学,而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还应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六)关于选修课的设计与教学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有的侧重于实际应用,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引导探索研究.

  1.选修课程的设计

  选修课的设计,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水平.不能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的补习课和应考的辅导课,也不能简单地照搬大学里的选修课.

  学校及教师应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创造条件,建设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愿望的选修课.学校及其昕在地区具有的某种特殊条件,教师具有的某些特长,都是课程的重要资源,可以成为一些特色课的生长点.

  2.对学生选课的指导

  选课的指导,首先是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听开选修课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并且要让学生明白,选课既是为了满足自己当前的学习需求,也是为了锻炼自己,学习自我规划.教师应该认真做好选修课的介绍.其次,要帮助学生了解在若干选修课中哪一门或哪几门最适合自己,学会正确行使选课的自主权.学生可能并不完全了解自己在学习兴趣、需求和发展趋向等方面的特点.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决定取舍.

  3.选修课程的教学

  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教学存在一定的差别.选修课的学生人数不像必修课那样固定,课程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拓展性,学生具有不同于必修课的期望.

  选修课的教学,要按照课程目标制订汁划,不能因其设置灵活而凌乱随意、漫无计划,也不能因其拓展性要求而片面追求新奇深奥,脱离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

  选修课应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内容和要求,必须在充分考虑学生需要和特点的基础上设定.不能单纯从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和喜好出发决定教学内容.

  学校开设选修课应当从实际出发,充分估计所具备的现实条件,包括师资条件和学校所能利用的物质条件.课程设计也要因地制宜,注意开发潜在的资源,如聘请校外行家兼课,选派教师进修,利用电视、互联网等手段和当地的人文、自然资源,建设选修课程.

  不同类型的选修课之间存在着课程目标和教学方法上的差异.有的重在实际203作,需要突出某一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有的重在发挥想象和联想,注重情感和审美的体验;有的重思辨和推理,强调理性和严谨,如此等等.所以选修课特别需要注意寻求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4、 关于五类选修课的教学

  诗歌与散文

  本系列课程,应在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精选重点,鉴赏研读.

  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对有兴趣尝试诗歌散文创作的学生应给予鼓励.

  应重视作品阅读欣赏的实践活动,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努力提高审美能力.教学中不要一味追求统一答案,也不必系统讲授鉴赏理论和文学史知识.

  提倡举办诗歌散文朗诵会,组织文学社团,创办文学刊物,积极向校内外报刊投稿.

  小说与戏剧

  本系列课程的一些基本教学要求,与"诗歌和散文"大致相同,应重视作品阅读欣赏的实践活动,不必系统讲授鉴赏理论和文学史知识;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或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丰富对作品的理解;组织小说、剧本阅读欣赏的报告会、讨论会,交流阅读欣赏的心得.此外,可结合观摩根据小说改编的戏剧影视作品,帮助对小说的感悟和理解;鼓励学生组织文学社团,创办文学刊物,积极向校内外报刊投稿;通过观摩戏剧演出,尝试戏剧表演,加深对戏剧作品的体验.

  新闻与传记

  重在指导学生阅读典范性新闻作品.要理解其基本内容和社会影响,有的还可以了解其采写过程,深入把握作者立场、观点,学习其敬业精神和捕捉重大新闻的能力.新闻与传记的写作应以学校社区生活和熟悉的人物为对象,从写新闻评述、综述或传记性小故事开始,逐步提高.在写作中引导学生运用调查、访问、讨论、查找资料等多种方式获取素材,提高根据表达需要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语言文字应用

  应引导学生增强应用意识,注重在生活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学习语文,在广泛的实践中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指导学生在阅读中逐步学会筛选和整合,提高提取信息的准确性和速度;阅读规范的应用文,了解应用文的性质和用途,注意应用文的格式、术语和语言风格.结合阅读和生活实际开展活动或创设情境,练习写作和口头交流.引导学生在自己的语言实践中发展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

  选择合适的语言文字方面的著作,推荐给学生阅读,帮助学生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初步的方法,认识、分析有关问题,并进一步了解自己的语文学习状况,提高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自觉性.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学习和生活中的语言文字现象,有计划地收集材料,学习表达的创新,思考语言文字应用与发展中的问题,展开专题研究.引导学生在调查、探究的过程中养成严谨、虚心、求实的作风.

  鼓励学生参加专题研讨会、读书报告会等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举办专家讲座,或组织学生访问专家学者.注意用生动的实例展开教学,力求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创造性地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

  文化论著研读

  应指导学生阅读论著,调查和梳理材料,增强文化意识,学习探究文化问题的方法,提高认识和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吸收优秀文化的营养,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

  阅读文化论著,重在领会精神,抓住重点,对其中的主要内容或观点进行讨论,不必面面俱到.对著作中的疑难问题,应引导学生自行钻研、互相探讨,必要时教师可作适当的讲解.

  应积极开发和利用本地文化资源,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现象考察文化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提出自己的见解,通过口头、文字、图表、图片等多种形式展示考察成果.引导专题探究,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学习探究的方法.所追求的探究结果应该切合实际,不要盲目拔高目标.

  二、评价建议

  (一) 评价的基本原则

  1.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相衔接,致力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评价要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全面考察.

  2.评价应以课程目标为基准,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目标是评价的基准,语文课程评价要根据总目标和分类目标,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在保证达成基本目标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不同兴趣、不同表现和不同学习需要.评价要有利于鼓励学生对课程的自主选择,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要求,采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

  3.评价要充分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

  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和发展等多种功能,正确的评价能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过程,准确地判断学生的学业水平与发展需求.评价的各种功能都不能忽视,但首先应充分发挥其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不应片面地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语文课程评价重在激发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热情;并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学习上的优势和,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同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过程,促进自身的发展.

  4.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主体多元化"是当前评价改革的重要理念和方向.语文课程评价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促进反思,另一方面要鼓励同伴、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之中,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同伴、家长等多个主体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

  5.评价应注意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联系与区别.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类型,它们的目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共同构成高中语文课程总目标.语文课程评价既要注意两者的相互衔接,更要注意它们的不同特点.必修课的评价应立足于"共同基础",而选修课的评价在注重基础的同时,更多地着眼于差异性和多样性.选修课的评价尤其要突破一味追求刻板划一的传统评价模式,努力探索新的评价方式来促进目标的达成.要注意各类选修课本身的特点和要求,因课制宜地制订评价方案,密切联系社会实践活动和语文的实际运用,使评价更富实效.

  6.评价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采用不同的方式.

  课程评价有多种方式,每一种方式都有其优势和局限,都有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学生发展的不同侧面有不同特点和表现形式,对评价也有不同的要求.如书面的语文考试较适合于评价认知水平,观察活动较适合于评价学生的兴趣特长,成长记录能较全面地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实践能力等.再如,探究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过程、重体验的特点,所以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不能简单地以活动结果作为主要依据,而应将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与结果统一起来,以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的表现,如态度、创意、责任心、意志力、合作精神、参与程度和交往能力等方面,作为评价的重点.要努力探寻适合于不同目的的评价手段和方法,提高评价效率.

  (二)必修课程的评价

  1.阅读与鉴赏的评价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如能否概括和提炼文本的思想观点、发现观点材料之间的逻辑联系,并作出初步的评价.对言之有据的独特见解,应予以鼓励.

  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准确解读,以及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和处理能力.实用文体的语言风格、格式等特征,学生只需作基本的了解.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评价,是阅读与鉴赏评价的重点.要重视评价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特别是对艺术形象的感悟和文本价值的独到理解,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要重视评价学生对不同文体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以及借助有关资料评介作品的能力.

  文言文阅读的评价,重点考察阅读不太艰深的文言文的能力,还要注意考察学生能否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国文化精神,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2.表达与交流的评价

  对写作的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写作态度和写作水平.论述类文本写作的评价,应考察能否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用可靠的材料支撑观点.实用类文本写作的评价,应考察学生能否根据此类文本中常用文体的特点和要求,完成常见实用文的写作.

  口语交际的评价,应考察学生参与口语交际实践活动的态度,能否把握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善于倾听,在交流中捕捉重要的信息,清楚、准确、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三) 选修课程的评价

  1.诗歌与散文

  学生的阅读积累是评价的基础,要注意考察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文化视野.

  以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作为评价的重点,如能否拓展想像和联想,能否对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产生感情的共鸣,能否发现作品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是否对作品有独到的感受和创造性理解,是否具有批判质疑的能力等.可通过写读书报告、读书札记、评论鉴赏文章、举行朗诵表演等具体成果考察学生的诗歌散文鉴赏水平.

  在诗歌散文评论和创作方面,既要考察学生的参与态度,也要评价其成果的水平.

  2.小说与戏剧

  评价的基本要求和"诗歌与散文"大致相同.评价中还应关注学生对作品的人物、情节、场景等的感受.

  3.新闻与传记

  重在评价学生是否关心国内外大事,是否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并能准确把握主要内容和关键信息,评价学生能否运用多种形式写作简短的新闻并关注其效果反馈,能否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是否具有良好文风;传记写作的评价应关注内容的真实,文字的生动,以及是否给人以有益的启示.

  4.语言文字应用

  注意考察学生是否能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能力和方法,进行广泛阅读和交流讨论,具有积极的运用意识和负责的态度;能否读懂语文学科以外与自己学识相当的著作;在交流中是否能注意所掌握和运用的材料充分而真实可信,并有针对性;语言表达是否严密而有条理,并讲究语言艺术和实际效果.关于应用文的写作,重在评价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文风,掌握基本的格式要求.

  注意考察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的知识归纳、梳理语言文字的规则,能否发现语言文字表达中的错误并予以纠正;是否能对语言文字的发展变化、对语言文字应用的创新和规范化有较好的理解和认识,考察学生对语言文字现象的敏锐性和探究兴趣,考察其能否运用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方法分析、探究语言文字问题.

  5.文化论著研读

  考察学生是否认真研读经典原著,对论著内容的理解和观点的把握是否正确,能否借助注释、工具书、参考资料自主学习.注意评价他们提问题的角度、思考的深度,还要注意考察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文化视野.

  对学生阅读经典著作所写的读书心得或小论文,以及文化专题探究方面的成果,进行展示、比较,做出总体评价,也应兼顾学生在参加研讨会、报告会、讲座、调查考察等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中应对学生的探究意识、参与程度、探究方法及探究结果进行综合考虑.

  三、教科书编写建议

  (一)教科书编写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贯彻国家课程改革的精神,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全面达到高中语文教育的各项目标.

  (二)教科书编写应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充分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要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要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科书要适应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符合语文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四)教科书应突出语文课程的特点,要便于指导学生自学.内容的确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掌握自学的方法,养成自学的习惯,不断提高独立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五)教科书选文要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富于文化内涵,文质兼美,丰富多彩,难易适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

  (六)教科书的体例和呈现方式应灵活多样,避免模式化.要注意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学习专题,有助于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七)教科书应有开放性,在合理安排课程计划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和选择的空间,也要给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余地,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八)教科书要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

  (九)必修课教科书,可以将课程内容综合设计成五个模块;也可以按"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目标分编,供学校在教学中自行组合成五个模块.

  (十) 选修课教科书,可以根据五个系列的课程目标,在每个系列中设计若干选修模块进行编写.学校也可以选用现成的图书作教科书.

  四、 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一)高中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方面的语文课程资源,应积极利用和开发.

  (二)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

  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三)各地区、各学校的课程资源是有差别的,各学校应该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资源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

  (四)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还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

  (五)学校在充分利用已有资源、逐步推动语文课程新资源生成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学校之间资源的互补与共享.

  (六)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参与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建设,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精品(文)实时阅读<<<<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admin本文地址:http://teambuilding-cq.com/teambuilding/3624.html发布于 2021-03-13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前程书宫,小说,小说网,小说阅读,小说阅读网

阅读
分享